
尊敬的各位股东、合作伙伴、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
感谢您对我们公司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我们发布了北重公司2024年度碳足迹评价报告,现将报告公布如下:
碳足迹评价基本情况表
报告名称 |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碳足迹评价报告 | ||
报告编号 | 1.0 | 版本号 | 1.0 |
名称 |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吴家村路57 号 |
碳足迹核算的周期 |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 ||
评价目的 | 评价生产1件330MW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的碳足迹 | ||
功能单位 |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 | ||
采用标准 | 1.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产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通信的要求和指南 2.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 3. GB/T 24040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4. GB/T 24044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5. ISO 14064-1 温室气体第一部分 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6. 其他相关标准 | ||
评价结论 1)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1 件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产品碳足迹为104.83tCO2/件。 2)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1件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产品碳足迹中材料获取阶段碳排放比重为71.4% ,生产制造阶段排放比重为25.33% ,材料运输阶段排放比重为3.27%。 | |||
报告编制人 | 韩京华、岳明珠、陈文文 | 报告复核人 | 赵希 |
报告批准人 | 王筠 |
1. 企业及产品介绍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吴家村路 57 号,隶属于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创建于 1958 年的北京重型电机厂,公司占地面积 5 万余平米,注册资本 7.99 亿元,现有员工 300 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近 100 人。
北重公司拥有ALSTOM 330MW 冲动式汽轮机技术,自主研发超临界 350MW、超超临界 660MW 机组技术。拥有生产加工设备 300 余台,SKODA HCW3 ( Φ250)型数控落地镗铣床、HT500 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最大工件长度 18 米)、XKA2850X17 北一机床五米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等精密重型装备为制造能力提供强力保障;高速真空动平衡实验室、德国蔡司工作站为核心的三坐标测量室、高压绝缘试验室、铁损实验室等先进完善的发电机电气实验体系,为客户提供精品制造质量保证。公司具有健全完善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精细的工艺纪律、专业的用户服务机构和完善的服务网络。公司产品遍及中国各大发电集团和地方(企业)电力公司的众多电厂,并出口机组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海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
2.评价依据
本次评价工作的依据为: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产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通信的要求和指南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
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ISO 14064-1 温室气体 第一部分 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其他相关标准
3.评价过程和方法
3.1 核查组组成
根据核查员的专业背景、擅长的领域,埃尔维组建了针对本项目 的技术评价组和技术复核组,组成情况见下表 1。
表 1 评价组组成
序号 | 姓名 | 工作内容 |
1 | 韩京华 | 评价组长,负责工作协调、文件评审、报告编制等 |
4 | 安婷 | 技术评审 |
5 | 王筠 | 质量控制 |
3.2 核查日程安排
核查组于 2025 年 4 月 2 日正式接受该项目的碳排放足迹评价任务,2025 年 4 月 12 日开始陆续进行项目文件审核,
工作评价组于 2025 年 4 月 14 日通过现场评价的方式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沟通审核和确认。
2025 年 4 月 22 日评价组完成数据整理及分析工作以及《碳足迹评价报告》的编写。
4.碳足迹评价
4.1 目标与范围定义
4.1.1 目的
通过对产品碳足迹进行评价,了解产品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 排放情况,有利于低碳管理、节能降耗,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响应国家绿色制定政策、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产品生产、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4.1.2 功能单位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
4.1.3 系统边界
本评价报告的系统边界主要包括原材料(转子、不锈钢方钢等)获取、原材料运输、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生产为止的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的生命周期各阶段。
图 1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图
本次碳足迹评价模式为从商业到商业(B2B)评价:包括从原材料获取,原材料运输过程、到生产制造整个过程的排放,即为“摇篮-到-大门”(B to B)的方法。
4.1.4 时间范围
2024 年 1 月 1 日-2024 年 12 月 31 日
4.1.5 数据取舍原则
本次评价采用的取舍规则以各项原材料投入占产品重量或过程总投入的重量比为依据。具体规则如下:
普通物料重量<1%产品重量时,以及含稀贵或高纯成分的物料重量<0.1%产品重量时,可忽略该物料的上游生产数据;总共忽略的物料重量不超过5%;
低价值废物作为原料,如粉煤灰、矿渣、秸秆、生活垃圾等,可忽略其上游生产数据;
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设备、厂房、生活设施等可以忽略;
在选定环境影响类型范围内的已知排放数据不应忽略。
4.1.6 影响类型和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只选择了全球变暖这一种影响类型,并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球变暖潜值(GWP)进行了分析,因为GWP 是用来量化产品碳足迹的环境影响指标。
评价过程中统计了各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 )、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四氟化碳(CF4 )、六氟乙烷(C2F6 )、 六氟化硫( SF6 )、氢氟碳化物( HFC)和三氟化氮(NF3 )等。本次评价采用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提出的方法来计算产品生产周期的 GWP值。该方法基于100年时间范围内其他温室气体与二氧化碳相比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即特征化因子,此因子用来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转化为 CO2 当量(CO2e)。例如,1kg甲烷在100年内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相当于25kg 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因此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为基础,甲烷的特征化因子就是25kgCO2e。
4.1.7 数据质量要求
为满足数据质量要求,在本评价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准确性:实景数据的可靠程度
数据代表性:生产商、技术、地域以及时间上的代表性
模型一致性:采用的方法和系统边界一致性的程度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并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评价过程中首先选择来自生产商和供应商直接提供的初级数据。当初级数据不可得时,尽量选择代表区域平均和特定技术条件下的次级数据,次级数据大部分选择来自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China)数据库、瑞士 Ecoinvent 数据库、欧洲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ELCD)以及 EFDB 数据库;当所用数据库中没有完全一致的次级数据时,采用近似替代的方式选择数据库中数据。数据库的数据是经严格审查,并广泛应用于国际上的 LCA 研究。各个数据集和数据质量将在第 4.2 章详细说明。
相关数据库简介如下:
CLCD-China 数据库是一个基于中国基础工业系统生命周期核心模型的行业平均数据库。CLCD 包括国内主要能源、交通运输和基础原材料的清单数据集。
Ecoinvent 数据库由瑞士生命周期研究中心开发,数据主要来源于瑞士和西欧国家,该数据库包含约 4000 条的产品和服务的数据集,涉及能源,运输,建材,电子,化工,纸浆和纸张,废物处理和农业活动。
ELCD 数据库由欧盟研究总署开发,其核心数据库包含超过 300 个数据集,其清单数据来自欧盟行业协会和其他来源的原材料、能源、运输、废物管理数据。
EFDB 数据库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为便于对各国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情况进行评估而建立的排放因子及参数数据库,以其科学性、权威性的数据评估被国际上广泛认可。
4.2 清单数据收集及说明
根据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产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通信的要求和指南和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的要求,评价组对碳足迹评价工作采用了前期摸底确定工作方案和范围、文件和现场访问等过程执行本次碳评价工作。前期摸底中,主要开展了产品基本情况了解、原材料供应商的调研、工艺流程的梳理、企业用能品种和能源消耗量、企业的产品分类及产品产量等。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收集、确认、统计和计算,结合合适的排放因子和产品产量计算出产品的碳足迹。
4.2.1 初级活动水平数据
在确定的系统边界内,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生命周 期包括 5 个阶段:原料与能源获取,主要原材料为转子、不锈钢方钢 等;运输阶段,主要为柴油货车运输;生产阶段。本评价初级活动水 平数据采集了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产品相关的 2024 年 活动数据,并进行分析、筛选,计算得到生产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 流改造(G33N)的输入、输出数据。
4.2.2 次级活动水平数据
在数据计算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某个过程不在组织控制、数据调研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无法获取。对于无法获取初级活动水平数据的情况,寻求次级水平数据予以填补。本评价中,原料与能源获取不在组织的控制范围内,过程活动数据不能通过初级活动水平数据计算的方式得到。因此,在进行碳足迹评价时采用次级活动数据。本评价中次级活动数据主要来源是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China)数据库、瑞士 Ecoinvent 数据库、欧洲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ELCD)以及 EFDB 数据库和文献资料中的数据,或者采用估算的方式。
表 2 碳足迹评价数据类别与来源
数据类别 | 活动数据来源 | ||
初级活 动数据 |
输入 | 主料消耗量 | 企业生产报表(部分重量<1% 不量化) |
辅料消耗量 | 重量<1%不量化 | ||
输出 |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 (G33N) | 企业生产报表 | |
能源使用 | 外购电力、光伏电力 | 能源统计表 | |
次级活 动数据 |
排放系数 | 主料 |
数据库及文献资料 |
辅料 | |||
能源 |
4.2.3 过程清单数据表
(1)过程基本信息
过程名称: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生产
(2)数据代表性
主要数据来源:企业实际生产数据 基准年:2024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 技术代表性,包括以下方面:
主要原料:转子、不锈钢方钢
主要能耗:电力
表 3 过程清单数据表
类型 | 清单名称 | 数量 | 单位 |
产品产 出 |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 | 1 | 件 |
原材料/ 物料 | 不锈钢方钢 | 17512 | kg |
转子 | 13086 | kg | |
中压转子运输支架 | 1213 | kg | |
运输 | 轻型货车里程(载重量 1t) | 19.84 | t*公里 |
重型货车里程(载重量 10t) | 4150 | t*公里 | |
重型货车里程(载重量 15t) | 24280 | t*公里 | |
重型货车里程(载重量 33t) | 3226.58 | t*公里 | |
能源 | 外购电力 | 49475.2 | KWh |
4.3 碳足迹计算
4.3.1 计算公式
本评价中产品的碳足迹计算公式如下:
CF∑ni=1,j= 1 Pi × Qij × GWPj
其中,CF 为碳足迹,P 为活动水平数据,Q 为排放因子,GWP 为全球变暖潜势值。
4.3.2 产品碳足迹
根据以上各项数据,2024 年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碳足迹如下表所示:
表 4 产品碳足迹
项目 | 总计 | |||
材料获取阶段 | 材料运输阶段 | 生产制造阶段 | 合计 | |
生命周期 各阶段排 放(tCO2e) |
74.85 |
3.43 |
26.55 |
104.83 |
各阶段排 放占比 (%) |
71.40% |
3.27% |
25.33% |
100.00% |
产量(件) | 1 | 1 | ||
产品碳足 迹(tCO2/ 件) |
74.85 |
3.43 |
26.55 |
104.83 |
5.评价结论
基于对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文件评审和远程访谈评价,碳足迹评价组确认:
1)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碳足迹为104.83tCO2/件产品;
2)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2024 年 1 件 330MW 中压缸通流改造(G33N)产品碳足迹中材料获取阶段碳排放比重为 71.4%,生产制造阶段排放比重为 25.33%,材料运输阶段排放比重为 3.27%。
6.假设与局限性说明
本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建立过程中所有原材料的消耗量、能源消耗量、污染物产生量均来自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未进行假设.
因企业无法获得部分原材料、能源的上游/下游实景数据或实景数据获取不完整,原材料、水和能源及运输过程的上游/下游数据来自于数据库数据、文献、企业碳排放报告、同行业数据计算,与实际上游/下游生产数据略有出入。
7.结语
低碳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行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是实现温室气体管理,制定低碳发展战略的第一步。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可以了解排放源,明确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为制定合理的减排目标和发展战略打下基础。